团建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建工作 > 正文
实践中的微课程——“黄浦之光—2015”青年教师论坛在卢湾中学举行
发布日期:2015-12-21    发布人: 日点击量:
    12月16日下午,由黄浦区青年教师协会主办,上海市卢湾中学承办,黄浦区教育学院指导的“实践中的微课程‘黄浦之光—2015’青年教师论坛”在卢湾中学隆重举行。黄浦区教育党工委书记唐海宝、教育局局长王伟鸣、宁波市教育团工委副书记杨周宏、上海市电教馆副馆长潘丽芳以及黄浦区青年教师协会会员、教育系统团干部出席论坛。
    论坛采用现场互动的方式,真实模拟课堂环境,让所有与会人员亲身体验信息技术为教育发展带来的冲击和变革。唐海宝书记在论坛中指出:老师们要成为有态度的学习者,要运用互联网这一新工具撬动原有的教学模式,引发师生关系的变化,思维模式的变化,真正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王伟鸣局长提出,每一位教育人都要具有互联网思维,因为未来个性化的教学将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实践性的过程能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意。
    在授课环节中,卢湾中学的吴媚老师和董丹阳老师采用联合授课的方式,向与会者展示了卢湾中学的无边界校本课程《走近京剧艺术》,利用ipad教育软件和微视频,通过讲、唱、演、绘等形式,体验了京剧的表演手法、京剧的角色行当、京剧脸谱的谱式等内容。与会人员和授课教师间通过ipad现场连线,即时传送课堂检测成果,教师根据后台大数据反馈信息,进行现场解释和点评,充分反映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的即时性、互动性和趣味性。全场与会人员积极参与,兴趣盎然,出席人数远远超过了大会预期,大家表现出了对信息技术为课堂带来转变所的极大热衷和期待。
    在互动交流环节中,与会人员就实践中推进微课程教学的困惑、工具的使用等问题与卢湾中学“酷课创学中心组”成员进行了现场提问与沟通,上海市电教馆副馆长潘丽芳作为点评专家,对本次论坛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她希望“黄浦之光”能成为一束信息技术的强光,照亮未来教育的征途。
    未来的课堂已经开启了大门,教育的数字化在未来会让教育系统更加人性化地与人相处,“酷课、创学”——行走在转型的路上,为学生量身定做适合自己的个性化课程已经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当教育遇上新技术,当课堂不再静悄悄,当课堂结构发生变革,当所有通讯设备成为学习场,当学习游戏化已逐步成为趋势的今天,开启“创客”式的学习新时代就是现在,以及可预见的未来。
    2015年,卢湾一中心小学等10家单位荣获黄浦之光-2015黄浦区青年教师微课程大赛优秀组织奖;向明初级中学范丽旻、金辅力《情态动词must》等12个微课程荣获系列微课一等奖,第十中学潘薇《阅读理解之回答问题解读技巧》等21个微课荣获系列微课二等奖,格致初级中学项臻宇《缤纷色彩》等44个微课荣获系列微课三等奖;敬业中学刘雪峰等3位教师、大境初级中学刘石岩等6位教师、市八中学李莉等9位教师、中山学校忻静玥等6名教师分获优秀征文奖一二三等奖及鼓励奖。

分享到:
相关信息

沪ICP备15052465号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5357号

技术支持:黄浦区教育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6122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