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市十中学是一所有着悠久办学历史的学校,面对着百年老校的文化传统,学校党支部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传承与发展、改革与创新的结合中,赋予学校传统文化鲜活的时代内涵?在当前社会文化的多元、多样、多变的影响与冲击下,怎样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学校的文化建设?为此,我校党支部提出一个基本思路: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党组织要发挥好引领、旗帜、凝聚的作用,以学校的历史文化为源泉,以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为导向,提炼和勾勒出新时期师生认同的信念、道德和作风,引领学校文化新发展。
二、我们的实践
(一)把握继承与发展,赋予学校文化与时俱进的精神内核。
市十文化源远流长,在学校发展的百年历程中,市十人继承了民立“兴国利民”办学宗旨,实践“笃行勤学”的校训,形成了严谨务实的办学传统、“身传言教,循循善诱,教学相长,精益求进”的教风、“为人忠实,作风朴实,学习扎实,身体结实”的校风,树立了“敬业、求真、勤思、善道”的市十教师形象和“朴实、正气、团结、进取”的学子形象,这些都是市十立校树人的文化基因,成为学校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
(二)引导教师见贤思齐,提炼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
1、学校史,感悟文化底蕴
2、展风采,传递思想道德境界
3、树典型,凝练时代精神
(三)党员“创先争优”,为校园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
党支部根据“创先争优”各项活动的要求,号召全体党员模范践行优秀共产党员“五带头”的基本要求,党员的教育活动辐射全校,并且从校内拓展到社区,“创先争优”活动为校园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
一是投身课改,创新发展。在学校“创先争优”活动中,党员们立足本职工作,身先士卒,专注于改进课堂教学实践,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引领学校的教学创新。支部根据党员队伍中中老年教师教学经验丰富,青年教师教学理论领先的不同特点,将“党员上示范课”活动引入支部工作计划中,党员们积极投入教学的学习与反思,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上好教学示范课,以自身的学习实践发挥引领作用,带动全校倡导改革创新精神,在“反思出效益”的教学探索中提升课堂效能,使创新成为市十人“求进创优”的动力。
二是服务社区,引领风尚。“创先争优”延伸到社区,学校54位党员主动到所在居民区报到,亮明党员身份、提供联系方式。党员自发成立了5支不同类型的社区志愿者队伍,引领和影响和谐文明社区的建设。在社区志愿者服务中,令党员们至始至终感受到的是,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中进一步增强自身的一种社会责任感,是在弘扬和展现属于当代党员的奉献精神。
“创先争优”活动中激发的精神引导着党员追求着更高的思想境界和价值选择。党员们体会到:党员有责任推动创新,有义务将社会责任落实到自己的育人工作中,融入到学校文化中,让这丰厚的党员精神财富在教育岗位上不断增值,推动和促进学校新一轮的发展。“创先争优”活动为校园文化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成为市十校园文化发展的一个催生点,生长点,成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一个新亮点。
(四)党风促校风,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校园文化提供保障。
学校文化持续发展需要机制保障,党支部进一步统一了思想:以“党风促教风、党性铸师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校园文化提供坚实的思想和组织保障。
1、党员岗位先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主动担当责任。
2、营造民主和谐的环境,增强群众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干部弘扬正气,以率先垂范引导学校文化健康发展。
三、我们的思考
在实践中,党支部不断总结与反思,在把握继承与发展、凝练学校精神、提炼价值取向等引领校园文化新发展中,对激发学校文化活力进一步思考:
1、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中全会精神,在彰显学校文化中,激发党组织内在驱动力,发挥党员的创造力,增强师生凝聚力,让学校文化从文化自然走向文化自觉自信,使学校文化发展步入新的境界。
2、进一步提高党员教师的文化素养。在实践中我们逐步认识到提高党员教师的文化素养是学校文化建设重要的任务。党员教师不仅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教学技能,还需要创新意识、文化涵养,才能成为学校文化建设最活跃的骨干力量,才能成为促进学校文化内涵发展的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