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这三个“倡导”,勾绘出一个国家的价值内核、一个社会的共同理想、亿万国民的精神家园,在全社会激发起强烈的共鸣。作为学校党组织应当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并努力践行,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为此我们开展了中学基层党组织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研究。
二、基本原则
经过讨论,我们认为学校党组织在学校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应当应当是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因此在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要坚持两大原则:
1、切合学校实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十分丰富,如何宣传如何践行,我们认为必须结合学校情况突出重点。为此,我们经过认真研究,决定将法治、和谐、敬业、诚信等作为重点,在师生中广泛宣传,并努力践行。
2、党员榜样示范
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力作用,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党员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力军,应积极主动参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直接影响普通教师与学生,只有党员的先进性真正得到体现,党员的影响力才会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在学校落到实处。
三、具体做法
1、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党总支利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宣传活动,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实践、体验活动,营造良好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广大师生心中。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渗透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寻找有效载体,构建和谐校园
就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而言,学校党总支提出了构建和谐校园的办学思想。我们认为党建是和谐校园建设的保障,党总支应当精心培育适合自己特点的学校文化,为师生营造一种健康、和谐、宽容、互助的人际环境,使校园中的每个人都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被关注的,形成师生、生生关系和谐发展的管理模式和环境,使校园充满和谐氛围。为此,我校在制定学校新一轮发展规划中,党总支鼓励全体党员积极建言献策,指导召开教代会,规划构筑了共同发展愿景,凝聚人心,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真正实现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和谐统一。
3、倡导爱岗敬业,发挥先锋作用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学校党总支认为敬业的要求对教师而言,应该是加强师德修养,刻苦钻研业务,尽心服务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因此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肩负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任,作为党组织理当真正发挥核心作用,要利用各种途径,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让师生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师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师生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