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交流 > 正文
用行动体现信仰的力量——卢湾中学开创“四微”学做模式
发布日期:2016-06-17    发布人: 日点击量:
    卢湾中学党支部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通过“党员微党课”、“党员微感悟”、“党员微故事”、“党员微行动”的“四微”学做模式,强化党员的准绳意识(以党章党规为准绳)、标尺意识(以先进典型为标尺)、信仰意识(为理想信念强劲健骨)、行动意识(用做体现信仰的力量)。
    党员微党课——补“精神之钙”
    党员微课堂注重运用身边事例,强化互动交流,增强党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第一讲由党支部书记何莉主讲,主题为《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发展道路》。以详实的数据、令人信服的材料,诠释了中国的大国崛起之路。紧密联系党内和社会热点,回答了一些急需弄清的思想问题。第二讲由张怡副校长主讲,主题为《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介绍了本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总体要求,学习和尊崇党章,号召全体党员争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党员。第三讲由支委青年委员罗志红主讲,主题为《立德修身,廉洁自律,做合格共产党员》。帮助党员明确《准则》和《条例》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证,介绍了党的五代领导集体对廉洁自律的要求。第四讲由宣传委员张芳芳主讲,主题为《遵循党章严守党规,做自觉遵守党的纪律的好党员》。从学习党章党规入手,强调了思想建党、制度治党、纪律立党、组织建党、人才兴党的重要性,唤醒党员的党章意识和组织意识。
    同时,党支部以“做一个正能量的党员教师”为主题,举办“八分钟微党课”PK赛。由各党小组推荐两名党员围绕主题,结合身边事例,以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多种表现形式讲心得,谈体会,使党员认识到学与做是知与行的统一,学是为增强党员的理想信念而强劲健骨;做是用行动体现信仰的力量,使之在校园里闪光。
    党员微感悟——树信仰丰碑
    党支部为每位党员制作“党员微感悟”卡片,邀请每位党员在卡片上写下对党对祖国的热爱。
    党员们这样写道: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我将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切实履行好党员义务,发扬奉献精神,加强师德修养,力求做一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好老师”。
    “做一名永不褪色的共产党员。坚守高尚情操,廉洁从教,不搞有偿家教。严谨治学,自觉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树立终身学习思想,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
    “不忘入党初心,牢记庄严宣誓,时刻把忠诚捧在心头,以诚立身,有责必诺。”
    “正己正身,始终以党章党规为镜,及时洗尘修正,知行合一。”
    “党员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把纪律二字悬在头上,慎独慎微,尽心履责;争当表率,立足岗位做奉献勇担当,提振真干的勇气和魄力。”
    党支部把收集的党员“党员微感悟”在公开栏中公示,时刻提醒党员始终保持先进性,激发党员“争先、奉献、服务”的热情。
    “党员微感悟”活动的开展,目的在于让党员常树信仰丰碑,常铸党性修养,时时、事事、处处意识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时时、事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牢固树立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意识,补足精神之钙、强化自律之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党员微故事——立标杆典型
    党支部利用学校微信平台,开展“党员微故事”活动,旨在捕捉普通党员在平凡岗位和日常生活中的闪光言行和感人片段,放大一批“可亲、可爱、可敬、可学”的典型事例,用身边事教育激励身边人,学有榜样、行有示范。第一期党员微故事推出了三位好党员,他们是——
    “创新”的张怡老师。在工作上她争强当先,争创一流,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坚持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沉入教师与学生中。她带领卢湾中学“无边界思维坊”和“酷课·创学实验小组”,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之路,把自己融进对教育事业的不懈追求中。她勤于学习养底气、重于修养保正气、勇于创新扬朝气,始终坚持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勤勉”的罗志红老师。她以踏实、勤勉的工作作风影响着身边的老师们,起着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她兢兢业业、求实创新、有条不紊地开展好各项德育工作,是“卢湾中学众教育”的积极推动者。她努力营造学生、教师、学校三位一体共同成长的平台,促进不同层次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智慧”的朱靖老师。今年正好是朱靖老师做班主任的第10年。10年来,她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由一个刚走出校门的青涩大学生成长为有责任心有奉献心,充满教育智慧的年级组长、优秀班主任。她用“爱心”去感动学生的心灵。她注重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提高班级凝聚力;创新管理,以班风促学风。她的班级被评为黄浦区快乐中队及上海市第十一届金爱心集体。
    “细心”的朱峥老师。“校园里的茉莉花谢了又开,一届届学生去了又来,但我们对教育的热爱和对孩子的爱却是永恒的。”她积极响应学校提出的“十六个知晓”,在年级组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让身处年级中的每个教师都深知:学校是服务于谁的,学校是依靠谁来展开的,学校要培养的人是什么样的。
    党员微行动——聚强大动力
    在“FM我调频——一扇小窗,开启重构课堂的大门”的展示中,党员们身先士卒,承担了“FM我调频”项目的重任,以自己的微行动,聚强大动力,带头探索课堂改革、课堂转型的新思路,诠释了“两学一做”的标尺精神。
    “FM我调频”是本学期我校推进新型课堂模式的试点项目,希望通过课堂5分钟留白的模式能真正实现师生互换的角色,让学生走上讲台,成为教室里的主人、课堂的主人。语文组教研组长、党员教师王伟华结合当下过于功利的应试教育,将FM解释为“fang man——放慢”。“F放。放眼,但不放任;放开,但不放松。M慢。慢学,不急于求成;慢教,不急功近利”。他主张把课堂放还给学生,关注学习过程,启发学生思维。随后,语文组的两名青年党员教师王春燕、李莹莹的试点班级学生走上了舞台,开始精彩纷呈的展示活动。王春燕老师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两名学生现场当起小老师,为大家讲解关于“诗仙李白”的知识。李莹莹老师在“FM我调频”课改中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她的学生叶昊哲同学在展示中以00后的视角对学过的课文《孔孟论学》提出了独立思考,发表演说。数学组的党员教师李佼将“FM”定义为“Follow Me,我是解题小能手”,班级中的两名男生现场展示,为大家讲解几何难题。英语组将FM解释为“Focus on Me”。党员教师邵欣悦一直在课堂中留五分钟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这五分钟的主人,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上台说话的自信心。她的学生在展示中淡定自若、纯熟地道的英语表达博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综合理科组创意命名“我是牛小顿”,追求“fly moment, free model, future myself”。物理组党员教师吴怡与她的学生一起给大家讲解了“温度”的趣味知识。音美劳组党员教师董丹阳为大家讲解她对“FM”的理解,即“faith信心,maker制造者”,让人耳目一新。体育组主张“fun乐趣,Master掌控”,党员教师胡君通过视频,展示放手让学生教学生跳山羊的过程。
    卢湾中学党支部还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学中心党委建立共建关系,党员志愿者们将走进儿童医学中心,为内科重症的住院患儿“伴读”、“授课”,带去来自校园的问候,让白血病等重症患儿重温美好的校园生活。
分享到:
相关信息

沪ICP备15052465号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5357号

技术支持:黄浦区教育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61222115